各市、縣人民政府,各委、辦、廳、局:
為深入貫徹黨中央、國務院有關穩產保供的決策部署,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,鞏固我省生豬產能恢復成果,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,經省政府同意,制定如下扶持政策。
一、穩定種豬生產能力。對2021年8月10日前取得《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》且在有效期內的原種豬場、一級擴繁場,2021年1月—12月引進一頭種豬補助1500元;父母代種豬場、二級擴繁場,2021年1月—12月引進一頭種豬補助500元。對能繁母豬存欄量達到500頭的規模場,2021年1月—12月從我省正規種豬場購入二元母豬,每頭補助200元,加快低產母豬淘汰,促使能繁母豬存欄量回歸合理區間,最大程度保護我省生豬產業的核心產能。
二、穩定規模豬場產能。繼續實施2021年度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獎勵項目,重點支持調出大縣規模豬場良種繁育引進、基礎設施改造升級、節本增效綠色生產新產品新技術應用。繼續實施生豬養殖場
農機購置補貼政策,鼓勵生豬養殖場(戶)購置自動飼喂、環境控制、疫病防控、廢棄物處理等
農機裝備。繼續落實能繁母豬保險和育肥豬保險政策,能繁母豬保險金額1500元/頭、育肥豬保險金額最高800元/頭。根據生產成本變動動態調整保額。養殖場(戶)愿保盡保。繼續實施全省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豬場臨時流動資金貸款貼息補助,貼息期限為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。
三、提升生豬屠宰加工能力。繼續支持生豬屠宰企業開展標準化創建,通過國家驗收的企業擇優獎勵30萬元,通過省級驗收的企業擇優獎勵26萬元,主要用于屠宰加工、冷鏈儲藏和運輸設施改造升級。鼓勵大型養殖企業配套建設屠宰加工生產線,完善產業鏈條,提高精深加工能力,增強市場競爭力。
四、提升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。落實動物防疫地方政府屬地管理、行業部門監管和生產經營者主體等三方責任。分類推進口蹄疫、高致病性豬藍耳病、豬瘟等重點豬病防控,做好仔豬腹瀉等常見病防控。積極推進非洲豬瘟無疫小區、生豬疫病凈化場創建,確保全省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。
五、穩定生豬貸款政策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及時總結各地試點經驗,加快推廣土地經營權、養殖圈舍、大型養殖機械和生豬活體抵押貸款。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對符合條件的生豬養殖場(戶)信貸投放,不得隨意對符合授信條件但暫時經營困難的生豬養殖場(戶)和屠宰加工企業限貸、抽貸、斷貸。
六、穩定環保審批政策。加強對畜禽養殖禁養區的動態監測,各地不得超越法律法規規定隨意擴大禁養區范圍,不得以行政手段對養殖場(戶)實施強行清退,切實保障養殖場(戶)合法權益。繼續對年出欄5000頭以下的生豬養殖項目實行備案管理、對年出欄5000頭及以上和涉及環境敏感區的生豬養殖項目按規定實行審批。鼓勵在規模種植基地周邊建設與消納能力相配套的養殖場(戶),推動養殖糞污就近就地利用,實現我省生豬產業綠色發展。
七、啟動豬肉收儲機制。實施國家發改委、財政部、農業農村部、商務部、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印發的《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》,發揮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作用,及時啟動臨時收儲措施。對年出欄10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,掛牌建立國家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。對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,擇優掛牌建立省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。各市可根據本地條件建立調控基地。
山西省農業農村廳
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
山西省財政廳
山西省生態環境廳
中國銀保監會山西監管局
2021年9月1日